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凯时尊龙官网

来源: 作者: 编辑:徐丹 阅读人数:

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坚定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党的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前,革命先驱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的征程上,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的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坚守理想,就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真理而斗争,永远为理想而斗争。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朝着民族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发点和根本内核所系。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一百年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了不懈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党的一百年,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就越多。越是面临困难越容易精神懈怠,越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现在,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的征程,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革命先驱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在党的一大召开期间,由于受到监视,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作为党的基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中传承。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积极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革命胜利。据统计,自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者就有370多万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而且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法宝。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突出表现为有些党员干部贪图名利、安于享受、不思进取、贪污腐化等。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敢于直面任何风险挑战,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风险挑战。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忠于党和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落脚点,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旨归。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明确要求申请入党者必须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信仰、强烈历史使命、严格组织性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忠诚,要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负人民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党忠诚的内在逻辑。革命先驱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就是为争取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幸福。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造福史。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新的征程上,要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邹绍清、孙存良,均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丽江新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