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体育100分落定,最热关切回应来了-凯时尊龙官网

来源: 作者: 编辑:李丽明 阅读人数:

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音乐、美术分别从5分提高到20分,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施行。

  12月3日,云南省教育厅向社会通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音乐、美术分别从5分提高到20分,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施行。

  与10月份的征求意见稿相比

  3日出台的“云南中考体育100分”正式方案

  呈现出新特点

  视力分为何从100分中“下架”?

  要不要报体育补习班?

  城乡差异怎么“破”?

  “三大球”为何必选其一?

  ……

  针对社会上最热的关切与讨论

  12月4日

  《新华每日电讯》教育版

  聚焦云南中考体育

  👇


 

  云南中考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

  音乐、美术分别从5分提高到20分

  方案明确

  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音乐美术考试主要包括素质测评、统一考试和展示活动,其中素质测评和展示活动时间为七年级至九年级上学期共5个学期,统一考试时间为九年级下学期。在音乐美术考试的展示活动中,初中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展示活动。美术展示活动作品要求学生在校内完成,旨在推进校内美育课程开设及相关活动开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方案明确

  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总分100分,其中七年级满分20分、八年级满分40分、九年级满分40分。考试采用“统一测试”和“预约测试”两种方式,“统一测试”指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按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学生的体重身高指数(bmi)、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每学年测试一次,并根据学生本人每年的测试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赋分,以减少个体先天因素影响。竞赛加分按年度学校体育竞赛计划有序参加各项目体育比赛进行加分。

  方案明确

  音乐、美术考试每科满分为20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艺术特长生资格认证和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艺术活动内容与成绩,一律不得作为初中学生音乐、美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成绩。

  昆明某体育中考培训班正在训练
 

  视力分为何“下架”?

  是否要报体育补习班?

  测视力暂不入中考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方案取消了视力2.5分的设计,在体质健康监测这个部分中,只保留了体重指数(bmi)和肺活量体重指数两项。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徐忠祥说,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综合眼科医生、基层教育体育部门负责人意见,视力分入中考条件暂不成熟;二是云南省已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纳入了“健康云南”行动综合考核,做了专门部署。因此,视力分暂不计入中考体育100分。

  对于保留的体重指数(bmi)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徐忠祥补充道,“二者是衡量学生身体匀称性与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与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总分6分,考核目的是为了减少‘小胖墩’‘豆芽菜’数量,让孩子们拥有匀称身材、健康体魄。”
 

  不必给孩子报体育补习班

  征求意见稿出台时,很多家长都关心,是否要给孩子报体育校外培训班?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明确表示,没有必要。“我们的评分参照的是教育部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要学生上好体育课、坚持锻炼、积极参加竞赛,就能考出好成绩。并且方案中已明确体育运动员等级证书不作为加分依据。”
 

  信息化可解决城乡差异

  因地区、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的差异,会不会导致学生体育成绩的悬殊?

  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李光洪回应说:“我们在考试中设置了可选项,供学生结合实际自主选择,比如,游泳不是必测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没条件的可以替代。其次,针对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紧缺,且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省里已经在建设覆盖到‘班’的高速光纤网络,用信息化来解决差异化。”
 

  “三大球”必选其一是为激发兴趣

  徐忠祥表示,振兴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是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相关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三大球”等集体项目。同时,“三大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学内容,像足球颠球、篮球运球上篮、排球垫球传球,都是入门技术,简单易学,能激发孩子兴趣,为他们掌握下一步技能打基础。
 

  “体育100分”不是要考出区分度

  李光洪表示,体育100分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常练、坚持练,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同时,要让校长重视体育,把它等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加速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我们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考出100分。只要孩子认真上课,坚持锻炼,积极参加竞赛活动,都可以考出100分。”
 

  竞赛加分是为增加乐趣、培养协作与规则意识

  对竞赛加分的设计初衷,徐忠祥解读说:“教会、勤练、常赛能解决体育课‘不出汗’‘无乐趣’的问题,让孩子们参与竞赛,能让他们享受快乐、锤炼人格、磨炼意志。同时,办赛也能督促学校和教育体育部门主动作为,搭建学生体育锻炼成效的展示平台,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建议家长克服焦虑,陪孩子多锻炼

  让学生坚持锻炼,家长是重要一环。李光洪建议,家长要克服焦虑情绪,改变唯分数是举的观念,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抽时间多陪伴,引导他们在课余和假期不沉迷游戏,多锻炼体魄。
 

  这一次,体育能否叩开高考的大门

  今年10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据此透露,关于体育纳入高考的研究已经启动。

  体育再次叩响高考的大门。

  体育是否应该纳入高考?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

  讲了一个“锦州球贵”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全国推行体育中考的时期。当时,辽宁省锦州市在这方面勇于探索创新,一些做法引起其他地区的关注。

  “锦州那时为了预防针对体育中考的精准应试,直到考试前一段时间才由市长抽签决定体育考试的项目。”毛振明说,“结果市长抽中哪个项目,哪个项目的器材肯定在当地畅销。有一次,抽中的是篮球,结果导致锦州球贵,最后全市没有篮球可卖,而篮球场上全是练习篮球的孩子。”

  “锦州球贵”正是应试环境下考试“指挥棒”强大效力的现实写照。

  “多少年来,我们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下滑。但在实施体育中考之后,数据表明,初三阶段的学生体质有了明显好转,立竿见影。”毛振明说。

  中考体育效果显著

  但在学生升入高中之后

  体质开始下降

  这在很多地方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缺乏体育锻炼被认为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孩子缺乏体育锻炼,并非因为家长、老师等不懂得体育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成绩事关重大,很多家长为了考分宁可牺牲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用应试的办法来解决应试的问题,或许更加有效。参照体育纳入中考的经验,如将体育纳入高考,将直接提升体育课在高中课程安排中的地位,还将能调动政府、学校、家长等为学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条件,从而遏制学生体质几十年来持续恶化的可怕势头。舍此,大家寻寻觅觅多年,也没找到其他更有效的办法。

  如果体育没纳入升学考试体系,体育课在一些地方就会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生没有时间和技能从事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就无从谈起。体育纳入中考之后,体育在初中阶段得到了极大重视。尤其是初三阶段,很少再有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发生。

  南京雨花台中学校长赵光辉此前主要负责初中工作,对于体育中考的作用感受深刻。他说:“那时我深切地感受到初中学校普遍对于体育的重视,虽然不可避免带有应试的痕迹,但是中考体育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明显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光辉支持将体育纳入高考:“体育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都太重要了。我非常赞成将体育像语文、数学一样列入高考。鉴于目前全国中小学体质状况每况愈下的现实,考虑到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唯有将体育纳入高考,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全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记者在调研中,也听到很多反对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声音。反对者认为全国各地存在体育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各地体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异,体育纳入高考会出现不公平问题。另外,体育高考会把体育变成应试学科,会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反感等,也都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还有专家认为,即使体育高考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质状况,但他们若没有养成健身习惯或具备健身条件,就会重走中考之后体质状况下降的老路。如此,体育高考对学生体质带来的改善也只会是暂时的。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体育高考也是如此。专家们认为,体育考试仅仅是个在应试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有力抓手,需在公平的原则下做好考试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设计,另外还需要采取更多根本性的措施,结合当前进行的体育教育改革,逐步促进和巩固学生健身意识与健身习惯的养成——这应该是体育高考的真正目的以及价值所在。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丽江新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网站地图